小虫 2008.3.18
网络传真传真系统由第3方提供和运营,用户租用服务后,无需硬件和软件,只需能上网就可以发送或接收传真的模式,满足了部分人士的需要。
网络传真通过互联网将文件传送到传真服务器上,由服务器转换成传真机接收的通用图形格式后,再通过PSTN发送到全球各地的普通传真机上,如下图所示。

本文旨在与大家探讨网络传真方式潜在的风险,期待对该行业的规范有所裨益。
笔者在BAIDU上输入“网络传真”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网页约1,040,000篇,诸如“世界领先”、“国内领先”、“权威认真”、“中国领先”等字眼层出不穷。更有不少代理其他公司产品的商家,对外宣称为自有品牌。产品门类及提供商很多,鱼龙混杂,让人眼花缭乱。
据了解,网络传真服务主要由各电信运营商批发线路资源,小规模的网络传真营运商花几万元即能对外提供服务。而发展客户则通过众多更加细小的代理商渠道销售,一般预交3000-5000元即可申请成为代理,进入门槛很低,很多小型企业及个人纷纷成为网络传真代理商,渠道不规范,导致商业信誉和售后服务毫无保障,如收钱后消失、收集客户商业隐私、自己的客户大都成为垃圾传真对象等。
相对于电子邮件和互联网上的即时通信,传真往往是用来传输很重要的商业文件,如购销合同、合作协议、产品报价、财务信息及个人隐私等,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如此普及而传真通信依旧不可或缺的主要原因。由于网络传真通过第三方传真服务器中转,用户提交的所有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传真号码及传真内容皆记录在传真服务器中,商业秘密随时可能被泄露。
我们发现,一些商家不仅提供网络传真服务,也提供各行业传真和电话名录,数据库的信息来源,除了电话黄页提供的号码外,更直接使用了其客户提供的大量可靠性更好的信息。这些传真号码信息被培训、广告、旅游、工商注册等行业以及从事商业欺诈的用户购买,并通过网络传真群发后,几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垃圾传真的骚扰,任由垃圾传真如此发展的结果将使所有工作中的传真机都成为废纸输出机,大大影响正常的传真收发,并造成耗材和纸张的浪费。
网络传真的拥趸们难以否认的是,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出于信息安全考虑,都选择通过电话线路收发传真,而通过网络途径发送传真的用户,大部分发送的都是对内容安全性没有要求的广告传真,整个产业链的运作直接导致了垃圾传真的泛滥。
前不久的央视315晚会透露了手机垃圾短信背后令人震惊的事实: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正在肆意贩卖手机用户的个人隐私,并分类划分定向发送各种不同内容的短信,对个人信息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由网络传真带来的垃圾传真泛滥现象,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网络传真行业的整顿迫在眉睫。
一个真实的案例
深圳华强北商业区为电子产品集散地,手机卖场鳞次栉比,卖场内客商云集。大家都在寻求更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以抢占市场先机。
王先生为深圳本地某品牌手机的分包商。3月初,他通过朋友了解到网络传真群发效率高的特点后,与一知名网络传真的代理商胡先生,签订了群发传真的服务协议:约定群发1万封有关产品促销方案的传真,每天群发2000条,王先生自己提供传真号码,其中一部分为他的现有分销商。效果相当明显,在两周内,接到了100多个咨询电话,并获得了几个大订单。然而,其后不久,有几个分销商突然转做另一品牌手机的销售。王先生措手不及,经多方打听,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分销商的新合作伙伴是为他提供群发传真服务的胡先生,且其促销政策及价格体系明显针对自己之前所传真的方案。
事后,王先生才了解到,胡先生的另一公司正好开展手机经销方面的业务,顺手牵羊地盗用了王先生的客户信息及促销方案。由于相关资料难以取证,无可奈何之余,王先生再也不敢使用网络传真业务。
网络传真的三大误区
资费更低
网络传真资费一般为国内长途传真 0.3元/分钟;市内传真与市话相同。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IP电话卡都可以3折销售,可以达到国内长途0.20元/每分钟。
不需购买硬件
无硬件购置费用,但用户每年需交纳500-800元的号码租用费,长期费用亦很可观。此外,还不能使用原有传真号码。
只要能上网即可发送
方便的同时亦使得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